对标强国所需、竭尽海关所能!广东省内海关切实推进“智关强国”行动,以检验监管改革破解发展效率瓶颈、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赋能广东外贸进出口加速,维护能源资源和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智慧监管
推动锂电池出口提速增效
据海关统计,2025年上半年广东省出口锂电池超过7亿个,出口数量同比增加19%,货值同比增长41%,拉动广东省“新三样”出口整体增速27.2个百分点,占广东省“新三样”出口总值的72.6%。
今年3月5日,广州海关出口锂电包装智慧监管模式试点成功落地,海关通过智能化系统自动比对货物信息,对信息无异常的货物免于现场检验直接放行,单批货物查检用时从约72小时压缩至30分钟以内。
广州海关关员在对企业申报的锂电产品技术参数和包装方式合规性实施现场风险预甄别。 李超越 摄
深圳海关推出出口锂电池包装“批次检验”模式改革试点,企业可享受预约查验、证书“云签发”等服务,整体可提升出口锂电池供应链交付效率近七成,中小微企业可专窗办理通关业务,享受24小时预约和“提前申报”“两步申报”模式等便利。1—7月,该关共监管出口锂电池相关产品2.38万批、792.91万件,同比分别增长29.52%、56.75%。
拱北海关开展锂电池产业调研,根据企业的需求,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推进“批次检验”模式改革,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研究,拓展信息化数据服务。
黄埔海关复制推广“出口锂电池包装智慧监管”业务场景,建立“企业+产品”的数据画像开展差异化合格评定,缩短检验放行时长约九成,指导企业提升申报准确率达99%以上。加强关地协同搭建的“锂电池出口一件事”云平台支持检验监管全流程线上操作、实时查询,检验放行时长实现从1周到1天再到1小时的“3个1”蝶变。
优化监管
保障进出口危险品安全高效通关
“海关新模式让我们‘同一批次’的出口产品经首次检测合格后,后续批次上午申报,下午即可放行装船运往海外。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往越南、马来西亚等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这将极大提高我们的仓储周转率和交货速度,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珠海谦信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景波对未来信心满满。
拱北海关创新实施进出口危险品检验监管模式,以信用管理为基础构建企业分类体系,以精准风险识别为导向实施风险分级管理和差异化分层监管,有效推动危险品进出口通关更安全、更高效。新模式后,提高通关效率达25%,助力205家企业1266种相关产品高效进出口1.08万批次,货值达584.76亿元人民币,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效服务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
拱北海关关员核验出口危险化学品。 王若惠 摄
黄埔海关在立沙岛精细化工园区首创试点“组货地检验”监管模式,允许企业将散装液体化工品以多种物流方式分批运抵组货地集中组货,直接由组货地海关受理出口申报并实施检验,减少运输环节,节省物流成本,提高通关效能。
自2024年4月试点以来,黄埔海关已助力25家化工品货源企业通过新模式顺利出口162批次,货值达5.4亿元人民币,出口目的地覆盖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有效盘活了立沙岛作为区域化工品集散枢纽的功能,为广东外贸注入新动能。
分类监管
促进重要产供链稳定
“我们的订单需求和进口频次都相对密集,2025年可能还会增加,如果做不到‘到货即投产’,工期就会很赶,将面临损失订单和赔偿违约金的风险。”伟创力电子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进出口部经理商洪燕一度忧心忡忡。
为解决企业诉求,深圳海关研究对部分进口企业试点“差异化合格评定”模式,对企业、商品、用途等进行“前置智慧评估”,其中低风险产品企业运用“合格保证”方式经海关确认放行后物料即可投产,由平均72小时的监管时长缩短至1小时以内。实施该模式后,“到货即投产”触手可及。
深圳海关运用差异化合格评定方式分级分类验放医疗器械。 伍紫阳 摄
位于深圳光明科学城的联想系统集成(深圳)有限公司同样是最早落地试点该模式的企业之一,今年1月试点以来,该公司就有货值超187.95亿元的涉法定检验产品进口,其2509票涉检产品进口仅有3票中控现场查检。该公司经理尹庆华介绍,“试点惠及产品金额超过13.94亿元,原先需要1至2天才能完成的目的地检验,现在实现了‘入厂即检验,验完即投产’,在投产提速的同时节省运营成本,公司交付能力得到了极大跃升。”
2025年1至7月,深圳海关对10150批次、15.43亿元的零部件通过“差异化合格评定”以低、中风险模式进口,同比增长39%、1.95倍。
南方+记者 刘倩
广升网-广升网官网-场内配资平台-大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